為落實省委、省政府在武漢現場辦公會研究部署的關于“深入推進‘一主兩副’戰略,支持武漢進一步做強做大,更好地發揮支撐、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的會議精神,省國土資源廳積極謀劃促進科學跨越發展的新舉措。6月17日,廳長杜云生帶領有關處室,深入基層,到武漢市東西湖區開展“服務發展、服務基層”現場調研辦公活動,認真調研用地管理與服務中遇到的新情況,及時解決新問題。
在東西湖區,杜廳長一行實地走訪了國家級吳家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型工業園機電項目、柏泉土地增減掛鉤的農民新村和高科技農業項目,詳細了解當地在推進工業化、城市化中遇到的土地管理方面的實際困難,對區政府、街辦事處和企業提出的問題進行現場協調,并召開調研座談會。
在實地走訪過程中,在TCL空調器廠房參觀生產車間時,該廠負責人介紹,最近幾年該廠將增加空調器生產線、策劃新的“白色家電”項目,同時也提出計劃在東西湖區增資擴產、達到年產300萬臺空調器,但遇到當地今年的新增用地計劃不足,以致該廠存在配套項目不能落地的困難。對此,杜廳長當即要求相關處室從大力支持項目落地的角度出發,想方設法在用地計劃指標、用地預審、報批、征地補償安置、占補平衡等方面給予支持,保證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在走訪增減掛鉤試點的新農村建設示范點時,當聽完區、街介紹該項目通過土地復墾可結余建設用地周轉指標180余公頃的進展情況后,他指出,土地增減掛鉤是國土資源部在“鼓勵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要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的一系列原則和背景下的一項制度創新。它不僅能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同時節約土地資源,結余的掛鉤周轉指標可以用于保障項目落地,國土部門與地方政府將共同創新思維,豐富“掛鉤”內涵、擴大“掛鉤”范圍、從掛鉤政策“先拆后用”為“先用后還”、從部分“預支、臺帳管理、按期歸還”以及開展掛鉤指標的市場化調劑等方面,把政策用好用活,利用掛鉤方案及時調劑地方項目的急需用地,化解地方用地難題。
在現場辦公座談會上,東西湖區政府負責人就推進新型工業化、實施“工業倍增計劃”發展工作作了專題匯報,武漢市副市長孫亞分析了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實施“工業倍增計劃”過程中面臨的發展空間不夠、用地指標不足等問題,并希望省國土部門對此予以大力支持。杜廳長指出,省國土資源廳及時貫徹了省委、省政府武漢現場辦公會精神,進一步把思想認識統一到湖北科學跨越發展、建設“龍頭武漢”、“支點武漢”戰略目標上來,明確了國土資源部門在保障科學跨越發展中的責任,經報請省政府同意,整合了全省建設預留地指標,重點支持武漢市新型工業化和城市化;在全省用地計劃指標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專門為武漢市傾斜計劃。同時他現場要求國土資源廳各處室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好而快則先”的原則,增強國土保障科學跨越發展的責任意識,對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攻堅,對成熟項目重點研究、重點支持,對重大項目如期開工開辟綠色通道、落實用地空間。針對武漢市提出的推進“工業倍增計劃”、建設集中園區的戰略,他鼓勵東西湖區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先征后轉”的建設用地管理模式,解決年度計劃指標壓力。他還強調,國土資源部門要進一步服務基層,科學指導規劃修編、探索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新機制,為武漢市區級“工業倍增計劃”謀劃用地空間,拓寬用地渠道,支持武漢市更快發展,在全省跨越式發展中有更大擔當、發揮更大作用,以更加優質的服務把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推向新的臺階。(局辦公室)